一、高職院校要開展怎樣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要求
(一)增強育人屬性,突出德技并修的評價目的
“德技并修”是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評價旨歸,是職業教育學生評價的根本價值導向。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產業轉型壓力不斷增大,“德技兼備”的技術技能人才將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當前,社會對職業教育的總體評價不高,家長和學生不愿選擇職業院校,也與職業院校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社會聲譽不佳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高等教育學段,經歷高考后的家長和學生,習慣于將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進行橫向比較,尤其關注校風、學風、師資、就業等與學生發展息息相關的辦學質量指標。作為一種與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的學生評價更應該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促進學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突出“德技并修”的評價目的,培養“德技并修”的技術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通過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發揮教育評價指揮棒作用,更多地導向職業院校學生工匠精神、職業素質的培育,更好地體現職業教育“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標。
(二)明確市場屬性,突出校企合作育人的評價主體
“面向市場、面向實踐、面向人人”是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取向。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校企合作雙元育人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共識。企業參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助于將評價從教師視角、學生視角向企業視角、社會視角轉變,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育人成效。作為一種全面了解學生在校表現的重要參考,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在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上應把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存在方式和現實需求作為導向,將行業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體現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類型特色。對于用人單位而言,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有利于在人才培養的起始段就參與選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效避免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真實需求的脫節,促進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機融合。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理應包括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作為“教育需求方”的行業企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需求,應成為“教育生產方”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參考。
(三)強化就業屬性,突出增強適應性的評價標準
職業教育的根本屬性是面向市場、面向就業,但是面向就業的教育不能簡單等同于就業教育。如果高等職業院校仍然在人才培養的評價指標上只關注應屆畢業生當年的就業率,而對學生未來能否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做好職業生涯發展等方面的關注不足,那么就無從體現職業教育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不僅是面對現有的職業、崗位的適應,更是面向未來智能化時代的生涯適應能力。當前,新職業、新工種、新崗位不斷涌現?!耙蝗艘粛徱惠呑印币呀洺蔀闅v史,即使是同一職業(崗位),因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的出現,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普及,未來大量的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更多是適應人的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適應技術變化的能力和面向未來終身發展的職業變遷能力。教育部在2016年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就強調了學生應具備的各項適應終身發展的素質能力。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充分發揮評價指揮棒的作用,增強適應性的評價標準,增強學生的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更要通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來提升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素質和能力。
二、高職院校如何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路徑
(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地位作用
2022年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將職業教育的教育內容劃分為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從法律層面上,為職業院校開展綜合素質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當前,職業教育的地位不斷得到明確和提升,高職院校應科學理性地調整優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和應用辦法,以平等和悅納的理念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通過評價發現自己努力的方向,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水平,以自信地迎接屬于他們自己的“平等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地位作用要依據以下原則:一是評價內容多元全面原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工作應充分遵循“五育并舉”育人目標,依據人才培養任務以及不同階段的培養特點,構建“德智體美勞”全方位育人矩陣,科學規劃素質教育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多維度考量。二是評價標準科學合理原則。要多維度、多方面地開展頂層設計,對考查內容分層分類,對同類化考核項目科學處理,力求全面、標準、規范、客觀地進行每一項指標考核。同時,評價標準需具備可操作性,能夠確保評價指標可視性、可采集性以及可評價性。三是評價得分實時反饋原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性、日常性以及伴隨性能夠引導督促全體學生主動投入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并實時反饋學生們的各項指標狀態,有助于學生根據綜合素質測評反饋分數及時進行自我調節,也能夠使學生管理工作者適時監測學生的各項日常表現,以便后續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強化與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二)科學設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體系
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是衡量高職人才培養水平高低的標準,也是對學生各方面表現的測定和評價,評價的結果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表現。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升格為本科職業院校后,以黃炎培職教思想中“金的人格、鐵的紀律”育訓標準為核心,以“敬業樂群”“做學合一”精神理念為根本,以“美的形象”“強的技能”育人模式為導向,將百年南工“職教救國”“以例示人”使命擔當、“敢為人先”“與時俱進”教育追求,轉化為人才培養“創的精神”,形成新時代特色育人標準,即培養具有“金的人格、鐵的紀律、美的形象、強的技能、創的精神”特質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并在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根據育人目標分為校本化德智體美勞的基礎性素質和體現職業本科教育特點的發展性素質兩部分?;A性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學業表現、身心素質、審美能力和勞動實踐能力五個模塊。發展性素質是指學生在創新實踐和社會活動等方面表現出的創新性、實踐性及創造性的素質,主要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課外文化素質三個方面。通過科學設置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和體系,明確各個模塊的內涵和權重,引導學生在校期間綜合均衡地發展各項素質能力,既明確了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又引導了優秀學生根據測評結果查漏補缺,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做到個性發展。
(三)科學改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和強化結果應用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在不斷突破舊有價值標準、尋求多方價值共構、進而形成新的價值平衡態的循環往復中持續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發展的過程。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存在重結果評價、輕過程評價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全面,另一方面在于沒有將大數據和信息化系統應用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由于很多高職院校采用“檔案袋”的評價手段,無法確保資料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很多數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二次核查并計算相應評價得分,大大降低統計的工作效率,并且過程中難免出現誤錄、缺錄等現象。另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更應基于目前的評價結果而給學生提出針對性的綜合素質提升建議,這就需要科學改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強化評價結果的應用。一是構建科學評價流程。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形成了學校、學院、班級、測評小組四級測評工作模式,科學平衡自評與他評的比重和作用,最后結果經學院公示后由學工處統一歸檔,作為學生“數據畫像”的重要依據。二是推動評價過程的嚴謹性。將測評作為一個階段連續的過程體系,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系統推進“五育體系”,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測評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強調測評意義,測評中嚴格參照綜合素質測評相關評價指標、標準,依據上一學期自身在思想動態、學業學習、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客觀、全面地進行自我評測,測評后根據測評結果,不斷評估學生成長成才情況,以結果推動學生發展。三是完善評價保障機制,結果導向與過程導向并重。建立明確的評價保障機制,建立完善大數據平臺,最大程度地采集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實踐數據,充分發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性、日常性以及伴隨性特點,引導督促全體學生主動投入理論學習、社會實踐,并客觀、及時地將測評數據反饋給學生,同時發揮測評結果的激勵作用,破除“唯分數論”,將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作為考核學生、評選優秀個人、評定獎學金、評選優秀畢業生、向用人單位推薦等工作的依據,發揮綜合素質評價“育人之道”“選才之術”的性質和作用。
(節選自《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35期)